石門1號太陽能電動公艇簡介


為因應地球暖化、燃油價格高漲以及受惠於電池技術逐漸成熟等因素,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於1019月完成採購石門1號太陽能電動公艇(以下簡稱電動船),以達到節能減碳之目標並減少空氣及水域污染,以維護水庫水質及環境生態。
電動船長度14.1公尺、寬度4.5公尺、吃水深0.7公尺、船重空載約8噸,滿載總重約11.5噸,可搭乘人員40(包含2個無障礙座位),船身採雙胴體設計,船底中間位置呈現懸空狀態,讓船底的吃水面積達到最低狀態,降低水阻以提升船隻續航力,本船造價約新台幣8百萬元。
船上配備60度電的總電池容量,利用6個模組進行並聯,以避免因單一模組故障,而產生了整體功率不足導致船隻停擺情形。主推動器是由225kw(96V)低壓馬達所組成,在10人以內,最高船速可達10(18公里)速度前進,平常乘員在滿載的情況下,船速6(11公里),可供航行約9小時。
在節能減碳效益上,電動船每公里用電量約為0.5度,每公里電費約2.5元(以1度電5元計算),每公里排放CO2量約0.31公斤(以1度電排放0.62公斤CO2計算);另與傳統柴油引擎船舶(石門1號公艇)比較,每公里用油量約3.45公升,每公里約112元(以柴油每公升32.4元計算),每公里排放CO2量約9.3公斤(以1公升柴油約排放2.7公斤CO2計算),爰此,動力費比率約為1:45 CO2排放量比率約為1:30。由此可見,電動船具有良好節能減碳之效益。


石門1號太陽能電動公艇於石門水庫水域航行()

石門1號太陽能電動公艇於石門水庫水域航行()





水利署共用版公文線上簽核系統運轉效能再提升



水利署共用版公文線上簽核系統於100103日正式上線,且於10112月底前推廣至12個所屬機關,並將在本(102)6月底前推廣完成北、中、南水資局3個機關的應用。因系統係採雲端概念集中配置,未來實際連線(session)數將達2,000台以上。由於公文系統作業程序繁複、系統架構龐大及資料累積量龐大,因此如何確保系統運作穩定可靠、運轉效能良好,包括軟體功能改善、服務品質提升、強化管理制度及符合資安法規等,皆是此一系統未來重要管理目標

考量北、中、南區水資源局上線後,全署16個機關平日維運作業量鉅增,亟需儘早規劃改善負荷過重及尖峰負載日益增高問題,爰於101年規劃擴增分割成本署及所屬機關各有專屬公文系統伺服器相關設備。署本部部分已在101年12月增購配置:應用系統伺服器2台、資料庫系統伺服器2台(HA架構)、檔案伺服器2台(HA架構)、磁碟陣列儲存系統1套、伺服器負載平衡(動態配置設備)1套、資料庫軟體2套(Cluster架構)及其他增購設備(如硬碟及記憶體),以資運用。

經完成上述設備採購後,水利署公文線上簽核系統署本部部分的應用程式、資料庫及電子檔案,已完成移轉至此批伺服器設備上,並經測試驗證及後續實機觀察後,運轉狀況良好。此外,亦將持續監控各伺服器運作狀態並作分類統計,以做為未來資料量成長分析及相關設備前置規劃、採購的參考依據

花藝饗宴--充滿藝術氣息的化妝室


水利署秘書室同仁林麗玲小姐於公務繁忙之際,仍不忘美化本署環境,以紓解同仁工作壓力,特別費心於一樓女生化妝室獻上花藝作品,使得化妝室充滿藝術氣息,打破化妝室一貫的刻板印象。透過視覺上的享受,更能洗滌同仁的心靈,又能讓同仁重視化妝室的整潔,讓我們有如置身於五星級飯店般的享受,營造輕鬆的如廁環境。正是:花藝寫真情,如廁但聞香,紓解工作壓,彷彿至仙鄉。





曾文水庫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揭牌啟用


曾文水庫是全國最大庫容的水庫,水庫除作為給水、灌溉、發電、防洪及觀光等5大標的外,其環境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因此管理機關南區水資源局配合「環境教育法」推廣並落實環境教育,於去(101)年827經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審查,通過認證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為台南地區第1個正式取得認證的場址。
水利署長楊偉甫於35上午,親自為曾文水庫環境設施場所揭牌啟用,並應邀致詞。楊署長特別指出,曾文水庫能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是極具意義的,這是水利署的重大榮譽,但也是承擔環境教育責任的開始,他也深刻期許南區水資源局在推動各項重大工程的同時,能導引參觀民眾及學生,使其瞭解水資源取之不易,而珍惜水資源,並且瞭解大自然的巨大力量,人並不能勝天,而是如何謙卑地與大自然共榮共存,朝向永續經營的理念。
水利署南水局長賴建信表示,該局目前已開辦「水庫的運作與管理」及「莫拉克之後」兩套環境教育課程,課程將由專人導覽水庫永續利用館,再實地參觀大壩、山區崩坍地,了解人類、水庫與環境間的倫理關係,一起愛護大自然環境,珍惜水資源。
2月份公告課程訊息,已有20多個機關單位洽詢,且已受理台南市那拔國小(138)及台南市顯宮國小(132)的申請。有意參加課程的團體,必須在一個月前提出申請,水利署南水局會在預計上課日期前15天回覆,相關資訊可上該局網站(http://www.wrasb.gov.tw)查詢或報名。



中庄調整池工程計畫簡介


93年艾利颱風造成石門水庫大量淤積及濁度飆升,影響下游大漢溪板新、大湳淨水場取水,造成桃園地區連續18天供水短缺,因此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自95年開始規劃於大漢溪中庄廢河道設置備援水池,平日引水將調整池蓄滿,於颱洪高濁度期間供水,降低原水濁度影響。
本計畫於9812月奉行政院核定後即積極辦理相關後續工作,惟未清除池區內廢棄物、增設池內外截水設施、改採對環境影響較小之倒伏堰,辦理修正計畫於1009月奉院核定,第一期計畫提供約6.2天備源水量(80萬立方公尺/),常態供水量約2.4萬立方公尺/日,總工程經費約43.3億元,主要工程為倒伏式攔河堰、1.7公里引水路、調整池(蓄水量492萬立方公尺)4.8公里輸水路等,目前皆發包施工中,廢棄物清理第2期作業亦進行中,本計畫預計於10410月完工,屆時可強化鳶山堰水源備援能力,新增地區水源供水能力,改善週圍環境,配合石門水庫排砂操作,並延長水庫壽命。
                 中庄調整池平面配置圖

    採用倒伏堰設計


把握鋒面,水利署24日於石門及明德水庫啟動人工增雨作業


全台水情吃緊,水利署把握24日鋒面,於下午2時開始於石門及明德水庫啟動人工增雨作業,盡最大的努力來增加水庫集水區降雨量。
水利署與北區水資源局、明德水庫、翡翠水庫管理局人員,自24日上午1030分起即已完成待命作業,但因春天天氣系統變化快速,增加人工增雨困難度,直至下午220分,始得於石門水庫進行第一波作業,其後明德水庫亦加入行列,惟翡翠水庫因氣象條件不適合,人工增雨作業最後未能實施。本次作業共計於石門及明德水庫各燃放6支、及4ICE暖雲焰劑,可望為水庫集水區增加降雨量。

水利署表示,將與相關部門盡最大的努力,辦理各項抗旱措施。未來將隨時與氣象局、國防部密切聯繫,掌握每一個可以施作人工增雨的時機,適時啟動增雨作業,以增加集水區降雨量,降低旱象對民眾造成的影響。同時也呼籲民眾水資源獲得不易,請大家共體時艱,養成節水愛水的習慣。有關最新的水情及枯旱預警通報,民眾可上水利署網站(http://www.wra.gov.tw)或防災資訊服務網站(http://fhy.wra.gov.tw)或下載行動水情App查詢。



閱讀烏來福山秘境「大羅蘭溪」


大羅蘭溪位於新北市烏來福山部落,為南勢溪的主要支流,於溪兩岸望去一片青翠,處處美景令人驚豔。據傳當年原住民祖先自桃園山區打獵至此,發現溪谷有豐富之獵物,故喚為「大羅蘭」。
日治時代興建之大羅蘭古圳位於溪畔,原為泰雅族人灌溉水稻用,但因年久缺乏整理雜草叢生,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配合地方烏來區公所建議,營造河川親水環境,希冀更多民眾能一覽大羅蘭溪沿岸之優美風光,並聆聽古圳的涓涓低語,感受山光水色外更瞭解維護自然環境和保護水源的重要,藉由深度親身體驗以有效宣導水源保育觀念。


江院長視察石門水庫瞭解水情,籲做好節水抗旱準備


行政院長江宜樺20日特別到石門水庫了解水情,對於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已採取應變作為因應旱象表示肯定,也要求經濟部、氣象局及國防部配合氣象條件積極辦理人工增雨作業,以增加水庫集水區降雨量。江院長並指示經濟部會同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加強節水宣導,以具體行動推動全民節水。
水利署於會中簡報由於春雨狀況不佳,已於319日召開全台供水情勢檢討第2次會議,邀集各供用水單位及地方政府研商後續因應措施,因將有2個供水區水情燈號轉黃,經濟部也於322日成立「旱災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石門水庫近日水位為230.72公尺,蓄水量為1452萬噸(蓄水率50.2%)。目前臺灣西半部地區除基隆市、臺北市、屏東縣為正常藍燈以外,水情狀況都為吃緊的綠燈或黃燈。

       水利署並說明,目前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已採取應變作為以因應旱象持續惡化,各科學園區及工業區也加強用水回收、整備抗旱井及蓄水設施,並預為演練緊急供水應變措施;農委會則表示,已加強灌溉節水抗旱措施,減少澆灌等非必要用水,及農業春季稻作採取分區輪灌等措施。

        江院長於會中除肯定各單位之努力外,也指示由於桃園以南地區重要水庫集水區目前降雨量仍屬偏少,請經濟部持續監控水情、審慎調度用水及加強宣導節約用水,並於適當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如水情持續不佳,必須採取進一步停止及限制供水措施或調度農業用水時,亦請各部會及縣市政府配合辦理及加強宣導;並表示趁此水位較低時期,各水庫管理單位應積極辦理水庫疏濬工作。

        江院長最後指示氣候變遷產生降雨極端趨勢日漸增加,水源之多元化開發及節約用水均極為重要,請經濟部會同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產業及民眾,共同努力以穩定各標的用水。並呼籲全國各界都應具體行動節約用水,以減少限水、無水之苦境。











水利署署長楊偉甫赴石門水庫瞭解水情並慰勞辛苦施工人員


春雨狀況不如預期,水利署署長楊偉甫關心供水情勢,223日上午特別赴石門水庫瞭解北部地區水情狀況,並視察「電廠防淤一期工程」及「中庄調整池工程」的辦理情形,同時慰勞辛苦施工人員。

楊署長指出:雖然石門水庫蓄水量至去年底時仍為接近滿庫狀況,但今(102)年起降雨情形不如預期,為提醒民眾注意水情,水利署已於218調整桃園縣、新北市林口及板新地區的水情燈號為代表稍緊的綠燈。另因農業一期稻作已開始供灌,需用水量增加,楊署長亦請北水局加強監控水情,並採取民生、產業用水總量管制、農業用水加強灌溉管理、增加自翡翠水庫調度水量等措施,以延長石門水庫供水期程。北區水資源局已於25日邀集中央氣象局及自來水公司等相關單位共同研商供水情勢。

另外,楊署長亦對於今年25圓滿完成「電廠防淤一期工程」試運轉深表肯定,該工程主要係將石門電廠2號機組壓力鋼管改成排砂專管,每年約可排放約100萬立方公尺入砂量,節省約5億元清淤成本,每年可節能減碳9,274噸。

隨後,楊署長驅車前往位於桃園縣大溪「中庄調整池工程-輸水路工程」視察。楊署長表示:「中庄調整池工程計畫」為北區水資源局現階段重要工程,完工後可強化水源備援能力,提升桃園及板新地區自來水供水穩定度,期許同仁能如期如質完工,達成原計畫目標。

楊署長於結束行程前表示,今年春雨不如預期,惟水利署已加強全台用水調度管理,4月底以前各地區應供水無虞,請民眾放心,但目前還在枯水期,仍請大家節約用水,共體時艱,以確保用水無虞。





基隆河員山子分洪 具體發揮防災功效


員山子分洪設施係位於基隆河上游瑞芳河段,高8公尺、長30公尺之攔河堰,並於攔河堰上游右側設置側流堰,採自然溢過分洪堰方式導引洪水至全長約2,483公尺,內徑12公尺之分洪隧道,經基隆山西麓,於臺二線里程約79公里處流入東海,另外在攔河堰上游設置梳子壩,以阻攔大型流木及巨石,防止阻塞及保護隧道內壁安全。
91年開工至今,已完成24次分洪作業,總分洪量約12,965萬立方公尺,其中以97年辛樂克分洪時間最長(50小時)101年蘇拉颱風分洪量最大(1,879萬立方公尺)。蘇拉颱風分洪情形如下圖,有效降低基隆河中下游洪水位,五堵附近約降低1公尺,而瑞慶橋上游則達1.6公尺以上,顯著發揮分洪減災功效。員山子分洪設施可控制全台最大暴雨中心火燒寮,亦可抵擋200年頻率洪水1,620cms(1,310 cms分洪至隧道,310cms流入中下游),可降低中下游洪水位1.5公尺(瑞芳段平均降低約3.13公尺),使1,029公頃土地免受水患肆虐(新北市713公頃,基隆市316公頃)
員山子分洪為臺灣重要水利工程,水利署第十河川局設置「員山子分洪管理中心」,專責分洪設施之維護、管理及操作等業務,完工後有許多國內外相關團體排定行程來此參訪。101年即辦理了15場的參訪活動,參訪人數多達800人,其中,更包括了德國、波蘭、日本、中國大陸、東南亞及英國等各國專業人士,來訪參觀以瞭解員山子分洪工程之發展歷程、工程設計及影響效益等,並互相交流經驗,讓彼此獲益良多。
 
左圖為蘇拉颱風分洪-分洪堰;右圖為蘇拉颱風分洪-攔河堰
 

民眾參與 兼顧水資源保育與地方權益


在「受益者付費、受限者得償」的原則下,新店溪青潭水質水量保護區水源保育與回饋專戶運用小組,由兼顧專業與區域性的代表成員組成。配合專戶運用小組設置要點修正,自10021日起,由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辦理小組行政工作,並由該局局長擔任召集人。歷經兩年10 次會議及20次下鄉督導,深入地方落實各區計畫執行,成效良好,達到水源保育與民眾權益維護雙贏,營造好山好水好家在的優質水源環境。

該局為審查本(102)年度新店溪青潭水質水量保護區水源保育與回饋計畫,已於115日召開本年度第1次小組委員會議,討論各單位預算計畫內容,並循相關行政程序報請水資源作業基金管理會備查,以利計畫執行。

水利署第九河川局辦理馬佛溪急要段連續性防災減災工程


馬佛溪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屬花蓮溪支流,原為縣管河川,因多未整治故河道寬度不足、河床淤積嚴重,歷年每遇颱洪屢傳出災情。水利署第九河川局接管後,即行辦理相關急要段整治工程,有關連續性分年度辦理之區段工程有:99年度辦理馬佛溪馬佛橋下游左右岸堤段防災減災工程(工程經費4,200萬元)、100年度辦理馬佛溪3號橋上游堤段防災減災工程併辦土石標售(工程經費3,270萬元)、101年度辦理馬佛溪馬佛3號橋至4號橋堤段防災減災工程(工程經費6,400萬元),102年度亦已核定馬佛溪西馬佛4號堤段河川環境改善工程(工程經2,800萬元),治理後可增加通洪斷面並改善淹水情形,堤後並設8公尺寬防汛道路及側溝,以符防汛及當地居民交通及農民灌排需求,並在路肩植樹綠化及噴灑混合草種,以配合綠化環境。
 

馬佛溪現場局部圖
 

原住民保留地劃入河川區域是否影響原住民族權益?


原住民保留地如被劃入河川區域是否限制原住民族利用該土地之權益,邇來原住民族相關單位曾有疑義,茲說明如次:

河川區域係因自然水文地文條件形成,並為河川洪流所可能流經之範圍,其劃定範圍限制使用,係因其自然環境異於其他陸地非水流可能流經者,故如做建物或養殖、造林等用地則有陷入危險之可能,且其範圍如未限制使用,更將進一步造成河川兩岸人民財產遭受重大淹水災害,故河川區域之限制使用有其天然條件之必要性,如不將其劃入河川區域,非但不是保護其權益,更將陷渠等於危險之境。故依行政院96年1月12日院臺建字第0960080865號函核定「補辦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實施計畫」及公有土地劃編原住民保留地要點第3點規定:依土地法第14條規定不得私有之土地及水利法第83條規定屬於尋常洪水位行水區域之土地,該土地不得增編、劃編為原住民保留地。

近年多次襲擊台灣之颱風及豪雨,因降雨強度有增大趨勢,導致淹水及災情頻仍,尤其98年莫拉克颱風,於8月5日至10日侵襲台灣期間,為中南部帶來超乎異常的降雨量,如此極端的降雨,促使中南部山區發生大範圍土石流,造成嚴重的淹水災情及河岸居民重大傷亡,殷鑑歷歷。

處於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大環境,極端降雨仍將是未來趨勢,爰河川區域範圍除係依自然地形及水文條件所劃定,並牽涉兩岸民眾之生命財產安全等公共利益,其劃設均依相關法令定有嚴謹審查程序。惟為尊重原住民族,未來河川區域劃設或變更如涉有原住民族土地時,水利署將邀請當地原住民族單位參與審查會議,以求周全。

備齊圖資 更快速正確地查詢土地是否位於河川區域


河川區域內土地需受到水利法、河川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限制其使用,一般民眾或公司法人對於所有之土地將進行開發前,依相關規定,多需申請環境敏感區位查詢,而「是否位於河川區域內」即是其中頻率最高之查詢事項。

因為地籍資料所載內容並非固定不變,包括地段、地號、面積、地籍線均會因土地重測、分割等而有變更情形,且目前內政部尚未全面完成地籍重測,故欲查詢之土地在套繪地籍時,會產生種種可能之誤差。

在此建議民眾或公司法人,要向水利署或河川局提出申請查詢土地是否位於河川區域內時,請一併備妥下列圖資:地籍圖謄本、地籍謄本及地理位置圖等;但如係查詢10筆以上之多筆土地時,請另將地區、地段、地號、面積等製成土地清冊。承辦人員在完整的資訊環境下,將可提供更快速、更正確的河川區域查詢服務。

水利共享地理資訊系統-水利相片館整合服務


水利相片館係依水利署各組室及所屬單位組織架構規劃,透過Web Server + PHP + MySQL架構而成之Web based相簿,提供水利署同仁可透過web介面輕易新增、維護相簿(包含影像大小、排序、相片說明等)。共享平臺已彙整全省重要水庫堰壩、水資源局整治工程,並建立各相片空間坐標資訊上傳至水利相片館展示。

因智慧型行動裝置(平板或手機)快速發展,透過行動裝置內建之數位相機、GPS結合Wi-Fi(3G行動網路)等裝置,可自動建立相片EXIF影像資訊,大幅強化現場外業調查人員於各項主題紀錄之便利性。

本相片館以Android系統開發行動裝置上傳相片APP服務,提供水利署或相關執行單位人員可搭配智慧型行動裝置進行現地主題拍攝及記錄,將具備空間坐標資訊圖檔上傳至水利相片館,並且自動擷取相片EXIF空間坐標資訊,展繪於三維系統平臺即時展示,行動裝置需進行AD認證,登入後才可瀏覽該用戶相關資訊,此外APP服務並可適用於Android作業系統3.0系統()、觸控面板7吋以上之行動平台裝置之安裝使用。 
 
水利相片館登入畫面及操作介面示意

易淹水整治工程主題相片彙整介接三維平臺展示機制
 

水利署個人工作平台專案簡介


經濟部水利署為配合行政院「電子化政府」計畫及「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並導入「顧客導向服務型政府」,尤其重視「政府線上作業」,建立知識管理所必需的內部管理系統,以提升行政效率與品質,增加內部知識的共享程度,鼓勵同仁之開創性,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爰建置「水利署個人工作平台」,以整合個人工作資訊、EIS管理資訊服務平台、水利署各局內網站、擴大署務會報系統、IM訊息平台等;另配合水利署資訊服務共同作業平台啟用,更進一步整合本署內部相關系統,以期發揮整體合作之效能、建立團隊合作之資訊,使協同工作成為可能、使資料可以累積、資訊得以分享,知識得以更加發揮。

建置平台主要工作項目包括:EIS管理資訊服務平台、水利署個人工作平台網站、各河川局全球網維護、擴大署務會報系統、各河川局內網站。主要模組包括:會議室預約模組、用車派車預約模組、服務台值班表模組、防汛值班表模組、訊息發佈模組、知識平台模組等。

個人工作平台全面從網站內容與支援載具提升至資訊整合,其效益有:1.維護EIS管理資訊服務平台及個人工作平台內各系統運作,並持續強化系統功能以提昇服務品質。2.透過所屬機關網站共用版推廣服務工作與功能增修,提昇服務品質滿足所屬機關同仁們之資訊需求,達成機關網站發展整體一致化。3.透過整合及創新服務實現行動化運用,讓相關水利資料可更易加值應用,讓水利署內人員即時獲得相關資訊,提升資訊應用效益。
 
水利署個人平台Logo

克服萬難,塔寮坑二號抽水站全力施工,解決新莊淹水問題


塔寮坑二號抽水站為「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中位於新北市的重大防洪工程,經費約8億餘元,共興建5部抽水機組,同時啟動時最大抽水量為每秒69立方公尺,大約30秒可抽完1座標準游泳池的水量,若與鄰近2個抽水站聯合抽水,更可迅速將塔寮坑溪水抽入大漢溪中,大大降低新莊福營地區淹水機會。此外,塔寮坑溪的排水閘門也將由目前4門擴建為6門,當大漢溪水位較低時,塔寮坑溪溪水可更快自動排入大漢溪,降低水位避免淹水。
10010月開工後遇地上物拆遷協調費時,尤其亦需辦理現有新莊區環河路及重新堤外道二條主要交通道路改道作業,與地方溝通二座人行陸橋拆除及替代人行路線,並協調自來水公司遷移1,200mm幹管及台電公司遷移電桿與高壓電塔,相關管線亦需配合抽水站之改道工程一併下地等等窒礙問題,經水利署及第十河川局逐一協商克服,並請廠商積極趕工,目前已完成約70%基樁工程,整體施工進度約為20%
抽水站完工後可與既有塔寮坑抽水站(含擴建後抽水量為120cms)聯合運轉,減洪達計畫流量67.5%,另配合擴建塔寮坑溪出口閘門兩孔,完工後可延長重力排水時間及水量,減少機械抽排成本。大大改善淹水面積105公頃,約有4萬住戶免受淹水之苦。

工程示意圖

經濟部水利署辦理水災演練,提升應變能力


水利署於10236日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辦理本(102)年度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暨經濟部應變演練事宜。演練現場1
經濟部為水災之中央災害應變業務主管機關,為使未來水災應變作業順暢,水利署依去(101)610水災應變經驗,並參考消防署風災應變人力配置及運作機制,重新調整水利署水災應變人力規劃及分工作業,並繕具演練腳本,由水災應變第一班進駐人員進行實際演練作業。透過本次演練,使同仁熟悉水災應變運作流程及作業環境,以提升應變能力。

演練現場1


演練現場2

第八河川局資安防護情況及應加強辦理重點


水利署第八河川局目前連網方式係採內部網域(Intranet)使用署本部各應用系統、差勤系統、公文線上簽核系統等,外部網路(Internet)則經由VPN連至署本部管控後再進行連線,故有一定的安全防護效果。

綜觀目前機關運用防火牆及防毒軟體的比率高達98%97%,顯示硬體防護的觀念已為普遍的共識,但購置硬體仍發生資安事件的比率仍然很不少,其癥結乃在「人」的問題,人的問題包括「主管階層認知不足」、「使用者不當使用」、以及「管理技術的不足」,這些問題也成為現今資安防護上的死角,是資安工作上最困難的一部分。為加強人員管理,提昇資通安全與資料的保護,機關內部人員的管理、訓練及宣導,卻較硬體採購來得急迫和重要,故該局刻正加強每年定期舉辦資安教育訓練工作,以提昇資安觀念,加強防護能力。

審視各年度資安的威脅和變化,駭客攻擊的手法總在日積月累的醖釀中出神入化,資管人員以一敵多,所以只能逢招拆招,在防範上總是慢了一大步,為了維護機關資安,資管人員必須不斷地參加訓練及加強資安管理能力,經常性的資安技術訓練,遂成為機關預算上必要的支出。

網際網路盛行及行動上網風行,「網路」已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沒有網路已是寸步難行,而「駭客」同時也利用網路或社交的工具來作危害的事,其至影響整體業務的運作。是故,除非不上網,否則人人都有維護資安的職責!

水利署第八河川局採行的資安防護,將朝向下列項目辦理:

一、  資管人員必須不斷地精進資訊技術及加強資安管理能力。

二、  嚴格禁止非授權軟硬體設備連結內部的網域及網路。

三、  加強同仁E-mail電子郵件信箱的使用及管理。

四、  資管人員隨時進修及參加訓練,以提昇相關資安技術及處理的能力。

五、  嚴格禁止3G行動電話連結第八河川局內部網域。

六、  落實教育宣導及訓練,加強同仁資訊安全使用新知。